有度中文网 - 经典小说 - 八分熟在线阅读 - 八分熟 第5节

八分熟 第5节

    即便如此,唐秋水还是忍不住弯起了嘴角。

    她还以为梁渠每每要求她改的合同,都是直接从街道工作人员那里长按转发过来的,他压根没打开看过,改完也不给她任何反馈。

    原来他全部看过。那么没给反馈意见,是不是觉得她改得还算可以?

    想着想着,眼底阴翳俱散,艳阳挣乌云而出。

    偷笑很容易,憋笑有点难,需要花点力气才能控制脸上渐渐加深的笑痕。

    这个短暂的小插曲之后,会议继续。梁渠开始谈一些行政诉讼法上的专业问题,比如城管执法的职权依据,拟作出处罚决定的裁量基准等等。

    唐秋水一一做好记录。

    第二个案子的审查流程差?s?不多,唐秋水手上记录的热情明显下降,上眼皮越来越沉。纸面上的字和圆在她逐渐混沌的视野里,一点点地变得悬浮了起来。

    起初还能靠意志力强忍住这阵突如其来的困意,当听到梁渠和城管开始讨论起“树的胸径如何测量”这一技术性问题时,唐秋水彻底放弃了抵抗,眼睛慢慢眯成条缝,变成了一朵在暗夜中闭合的向日葵。

    再睁开时,会议已经进入尾声,一众人在会议记录上签字。

    法审结束,回到车上。

    太阳光比来时强烈了几分,但并不刺眼。铺在脸上,像褪黑素一样催眠,唐秋水忍不住打了一个无声而又绵长的哈欠。

    打完就听到梁渠问她:“刚刚认真听了?”

    唐秋水点头作乖巧状:“听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都问什么了?”

    唐秋水对答如流,说出几个关键词:“主体,依据,基准。”

    该说的基本都说了,可梁渠却追着问:“还有呢?”

    “还有……”唐秋水嘴里重复着这两个字,说不出其他。

    梁渠明明白白地指出来:“还有你在睡觉,我看见了。”

    啊这……唐秋水以为她睡得并不明显,原来他早就抓她抓了个现行。

    唐秋水双手绞在身前,连声说抱歉:“太困了实在是,没忍住。”

    她昨晚两三点才睡着,睡得很浅,今天早上又起得早了,很难不犯困。

    梁渠问:“昨晚干什么了,玩游戏还是看小说?”

    明着给她下套,二选一的题,哪个都不是正解。

    唐秋水嘟囔:“您就不能往好处想我。”

    梁渠斜她一眼:“总不能是熬夜研究法条或者案例吧。”

    唐秋水噎声,双腮鼓起又很快泄气,实话实说:“那倒也没有,就单纯失眠。”

    梁渠低笑一声:“年纪轻轻,心事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没多久,地铁十号线的标识出现了挡风玻璃外。

    唐秋水想了想,开口道:“您在前面地铁站让我下吧,我想再去竹南小区见一下施美丽。”

    梁渠“嗯”一声,但脚下车速不减,一言不发地往前开。

    后视镜里的地铁标识越来越远,唐秋水有些着急地提醒他:“梁律师,好像开过了。”

    梁渠知道,他就是临时起意:

    “我跟你一起去。”

    第7章 我师父

    行车到竹南小区门口,车被道闸拦住。

    唐秋水按下车窗,朝保安室喊一声:“您好,麻烦开下门。”

    几秒后,保安室里走出一个寸头年轻人,手上拿着本子和笔,声音嘹亮,中气十足:“去哪户?”

    唐秋水报出具体楼号:“25单元101室。”

    保安提笔在本子上做了个记录,随后车前的道闸被缓缓升起,好像主人对来访的宾客友好地做了个“请”的手势。

    梁渠顺利把车开了进去。他边找停车位,边颇为满意地对唐秋水来了句:“你还挺熟练的。”

    唐秋水毫不谦逊地抬起下巴:“那当然,您也不看看我来过多少次了,早已对这里了如指掌。”

    ……牛。

    和唐秋水住的新北花苑一样,竹南小区也是一个老小区,但各方面条件要比新北花苑好很多。

    小区绿化面积大,花草树木品种多。路面宽敞洁净,道路两旁的车停得井然有序。不像新北花苑,好好的机动车停车位上总会出现两轮的自行车,横七竖八地摆在那,风一吹还会倒地不起,严重影响市容市貌。

    下了车,唐秋水还在对这小区赞不绝口:“梁律师,您看这地方不错吧。我搜了一下,这里的房价已经涨到10万每平了……”

    梁渠点了点头:“是还可以。”

    刚刚车停在大门前,唐秋水和保安说话的时候,梁渠四下看了看。

    大门的墙上贴着一块由崇城市政府颁发的文明小区匾额,入口处拉了一道醒目的大红色横幅,上面写着「本小区建成无群租小区」的字样。风一吹,横幅簌簌作响,将这则喜讯对来往的行人道了一遍又一遍。

    听到梁渠的肯定评价,唐秋水竟无端生出些与有荣焉的自豪感。虽然她根本不是这里的业主,连承租人都不是。

    “不过,这儿有一点不好……”她好心提醒梁渠,“梁律师,您走路的时候记得注意脚下。”

    梁渠不解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唐秋水抛出一个有点恶心的事实:“这小区里的人喜欢随地吐痰。”

    梁渠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对了,我包里有双鞋套您要穿吗。我事先不知道您要跟着一起来,所以只带了一双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唐秋水化身有求必应叮当猫,真的低头去翻她那鼓鼓囊囊的帆布包,可能下一秒就会把鞋套给梁渠递上来。

    有点太夸张,梁渠赶紧制止:“不用了。”

    唐秋水略显遗憾地“哦”了声,作罢。本以为能看到一个一身西装的高个子弯腰下去套塑料鞋套,那画面一定很好笑。

    临近中午,太阳光愈发强烈。道路两旁栽种的崇城市花已经尽数绽开,花瓣四面纯白,蕊间一抹鹅黄点睛,如矮塘里的清莲被安在了高枝头。有风来时,清香阵阵,萦于鼻尖。

    花丛中,唐秋水跟个专业中介似的,轻车熟路地领着梁渠往里走,边走边聊起施美丽的事情。

    施美丽,33岁,无业,单亲mama。小孩现在念六年级,施美丽独自抚养。竹南的这套房子是她前夫留下的,除此之外前夫每个月都会给她打抚养费,这是他们母子的主要生活来源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唐秋水在小区活动室里得到的情报。

    竹南小区里设有一间活动室,旨在丰富小区居民的日常娱乐活动,和高校里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差不多。不同的是,竹南的这间活动室全是退休老人在光顾。

    唐秋水有一次误入其中,还没来得及退出去,就被一个大爷拉去了麻将区。

    三缺一,正好她来了。

    唐秋水虽劝说施美丽无果,但在麻将桌上却是如鱼得水。手气好得如赌神下凡,把把糊,打了一圈下来赚得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她一边摸牌一边和老大爷们闲聊,把施美丽家的情况问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现在她把这些情报讲给梁渠听,他听得很认真,但是表情始终波澜不惊,好像在此之前早已知晓了这些信息一样。

    唐秋水适时地打了个岔:“小区里的其他人都说,施美丽死活不同意施工,是因为一个人在家太闲了没事干,所以才出来胡搅蛮缠的。”

    梁渠笑了下,没对这种猜度性的言论进行回应,而是问唐秋水:“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唐秋水抿着唇想了会:“我其实可以理解她。”

    “加装电梯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,谁受益谁出资,由低往高,分摊比例逐渐增加。但是一楼的住户是不需要出资的,平常也用不上电梯。外加这电梯装完会影响一楼的采光,通风,还有噪声……”

    唐秋水把她这些天查到的东西全部说了出来,为施美丽打抱不平。可她很快又陷入了矛盾中,“但是施美丽这么一直阻拦施工确实也不对。”

    因为只要小区里同意加装电梯的业主达到合法比例,并经过了审核、公示等一系列流程,那么后续的施工就是必然发生的,当然也是合法的。

    她说完,梁渠轻描淡写地总结了一句:“合法的东西不一定合理。”

    这话让唐秋水有点分不清他的立场,她沉默片晌:“那我们应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梁渠一刻不停地往前走:“待会见过施美丽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认真说着正事,突然听见有人用崇城话喊了一声:“小唐律师——”

    唐秋水和梁渠脚下俱是一顿。

    循声往后看,身后走上来一个老头。个子不高,瘦巴巴的,头上却戴了个帽檐特大的遮阳帽。看着头重脚轻,不是很协调。

    唐秋水一眼认出他是谁,绽开笑容,也用崇城话喊他:“刘叔叔,又去活动室打麻将啊?”

    老头乐呵呵地应了声,快步走上来。看到唐秋水身边还站了个人,之前没在小区见过,礼貌问了句:“这位是?”

    唐秋水不假思索:“我师父。”

    老头瞅梁渠一眼:“也是律师?”

    唐秋水笑:“嗯。”

    唐秋水和这老头的年龄差了不止两轮,却聊得有来有回的。倒是梁渠,像个透明的局外人,一句话插不上。

    最后是老头先他们走了,说牌友还在等着他,唐秋水挥手和他道别。

    再转过头来,恰撞上梁渠倾落而下的,满是研判的目光:“你什么时候成律师了,我怎么不知道?”

    在二人刚刚的对话中,这个刘老头很显然把唐秋水当成了一个律师。但其实唐秋水现在还在实习期,实习律师对外是不能以律师名义办案的,这是律协的明文规定,有违必究。

    “不是——”唐秋水有些着急地摆手澄清,“我跟他们说过我是实习律师,可是他们直接把实习两个字过滤掉了,非要叫我律师,我也没办法。”

    说罢还顺?s?便替刘老头解释了一下,“他们年纪大,不怎么懂这些的。和他们说话,怎么通俗怎么来。”

    怎么通俗怎么来……所以她才和那刘老头介绍,他是他师父?

    这个梁渠从未听唐秋水喊过的称呼。

    在十年前,梁渠做实习律师的时候,他都是这么称呼自己的带教律师的。一声师父,如一条无形的系带,勾连起师徒二人间的传与承,意义深重。可如今这年代,至少在匡义,几乎听不到年轻人这么叫了,传统的师徒关系逐渐被剥削与被剥削的雇佣关系所取代。

    所以梁渠刚刚从唐秋水口中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,觉得特别新鲜。新鲜到,有些食髓知味,想再听一遍。不是对着第三人讲,也不是出于方便沟通将语言通俗化,而是对着他亲口喊一遍。